低軌衛星具備許多發展潛在機會,例如:為偏遠地區的個人、學校、島嶼提供連網服務;為天然災害地區提供網路通訊等。但是隨著私部門在太空科技、航太科技的發展,同時也帶來如市場競爭不足價格居高不下、壟斷等商業面課題;如資訊安全、太空垃圾、互通性等的技術面課題;以及如頻譜與軌道配置等政策面議題。
本場次活動將邀請3位國內領域專家,透過演講方式深入淺出地介紹與討論低軌衛星的全球治理課題。包括既有的國際太空法則是否仍適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各式商業太空活動及衍伸的問題?各國是否能持續以和平模式探索與利用太空資源?衛星通訊為台灣發展網路數位韌性的重要環節,在此前提下,全球太空治理相關課題中,又有哪些應注意重點?
史上首屆資訊社會世界高峰會(World Summit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WSIS)分為兩階段,分別於2003年日內瓦及2005年突尼斯舉行。其中,突尼斯議程為「網路治理」寫下定義,就此啟動自2006年起,每年舉辦的網路治理論壇(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IGF)。
本場活動將簡介 WSIS 發展至今的重要里程碑,包括多邊模式與多方利害關係模式在網路治理歷史中的角力,以及今明兩年的WSIS+20 回顧流程。座談則邀請到國內利害關係人代表,共同探討 WSIS+20 的核心議題,亦即當前全球所面對包括網路安全、DNS濫用、數位不平等待解決議題。
2021年Netflix因為原創韓劇《魷魚遊戲》爆紅導致網路流量激增,而遭韓國寬頻業者提告求償額外的網路費。而今年(2023)引發全球高度關注的是,歐盟究竟會不會成功推出要求科技巨頭「公平分攤」(fair share)網路建設成本的立法,因為一旦法案通過,將為網路建設的籌資豎立全球新標竿。
「公平分攤」網路建設成本的舊議題為何捲土重來?電信業者/ISPs和內容業者的完整主張為何又誰說得有理?此議題在歐盟、韓國和美國發酵,是否會改變包含我國在內的網路建設經費來源?又一旦改變,將對網路生態系統和終端用戶帶來什麼影響?
本場座談將邀請專家和業者代表帶您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