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梁理旋─NII產業發展協進會 副執行長
📝簡介:本課程將介紹 ALAC(一般會員諮詢委員會)在 ICANN中擔任的角色和功能。講者首先說明了 At Large 在 ICANN 體系中代表一般使用者的角色,讓大眾對個資安全等議題的意見得以發聲。接著回顧了ICANN早期的措施,從2000年的一般會員計畫,到2002年成立更結構化的ALAC系統。At-large 社群是由下而上的分層結構,包括各地的 ALS(一般會員組織)、區域 RALO(區域型一般會員組織),以及由 15 位成員組成的 ALAC。ALAC 的諮詢過程開放社群參與,意見草稿在協作平台公開討論,最終由 ALAC成員投票決定是否提交。課程最後也鼓勵觀眾參加 ALS 和 RALO 活動,為網路治理貢獻心力。
👤講者:陳曼茹─NII產業發展協進會 經理
📝簡介:本課程首先介紹ICANN的使命,即負責協調IP位址和域名的分配,以確保網際網路的穩定與安全。講者回顧了網際網路從1960年代發展至今的歷史,並說明了ICANN在1990年代因網路商業化需求成立,取代原有的 IANA 管理模式。ICANN經歷多次架構調整,陸續設立數個委員會及支援組織。最後,講者探討了ICANN的挑戰,包括治理效率、權力分配不平衡、隱私和 DNS濫用等問題,認為這些挑戰亦是成長的機遇。
👤講者:陳曼茹─NII產業發展協進會 經理
📝簡介:本課程將介紹註冊資料目錄服務(RDS)的演變,特別是在歐盟通用資料保護規則(GDPR)實施後的挑戰及ICANN的應對措施。講者首先說明RDS由域名註冊管理機構和受理註冊機構提供,過去使用Whois協定公開註冊人資訊,但這造成隱私問題。ICANN決定自2025年起改用更安全的RDAP協定。隨著GDPR上路,公開註冊人資訊違反該規定。ICANN發布臨時條款允許遮罩部分資料,並啟動加速版政策發展流程(EPDP)。該流程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確保遵守GDPR,第二階段建立標準化系統,使具有合法事由的使用者可獲取非公開資料。簡化版RDRS自2023年10月運行,預計持續兩年。課程最後總結了RDS議題的進展,包括政策實施時間表和監督機制。
👤講者:陳曼茹─NII產業發展協進會 經理
📝簡介:本課程回顧了New gTLD(新通用頂級域名)的發展,特別是2012年ICANN首次開放New gTLD申請所面臨的挑戰,包括申請數量過多、特殊字串問題及專屬通用域名的爭議。為了解決這些問題,ICANN啟動了「未來申請政策」(Subsequent Procedures,簡稱 Subpro),提出了超過300項建議,包括定期開放申請和禁止Closed Generics等。2023年,ICANN理事會通過了大部分建議,目標在2026年4月開放下一輪New gTLD申請,並持續處理相關議題,包括公共利益承諾的界定、申請者支持標準及IDN政策的最終確定。
👤講者:曾更瑩─理律法律事務所 律師
📝簡介:本課程將介紹 ICANN 的政府諮詢委員會(GAC)的功能、運作方式以及其在ICANN治理結構中的角色。GAC主要代表全球各國政府向 ICANN 董事會提供諮詢意見,確保政府在網際網路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並就域名和 IP 位址等事務提出政策建議。GAC的意見形成過程稱為「共識決」,所有成員國需一致同意才能形成最終建議。雖然GAC在ICANN董事會中沒有投票權,但其建議對ICANN的決策影響重大,董事會需審慎考慮GAC的建議,並在決定不採納時需有60%以上的董事反對。課程中也簡介了GAC關注的其他議題,包括DNS濫用及註冊資料和資料保護。講者最後強調GAC在ICANN治理結構中的重要性,儘管缺乏直接的決策權,卻代表了各國政府的立場,對ICANN決策具有顯著影響,促進政府與ICANN社群之間的合作與對話。
👤講者:喬敬─Former Co-Chair, Cross-community Working Group on New gTLD Auction Proceeds (ccwg-AP)
📝簡介:本課程介紹ICANN 如何利用新頂級域名 (New gTLD) 的拍賣收入設立補助計畫 (Grand Program),以回饋全球網路社群。講者回顧了 2012 年申請指南中的規定,指出 ICANN 希望透過透明的基金會管理拍賣收入,並支持發展中國家的域名管理。CCWGAP 提出19個案例並選擇四個具體項目來支持社群發展,包括簡化域名註冊和建立DNS服務。最終建議成立獨立審查委員會來評估補助申請。CCWGAP評估了多種管理機制,最終推薦在ICANN內部設立部門或委託外部組織管理,並於 2022 年獲得董事會通過。
👤講者:Yien Chyn Tan─Stakeholder Engagement Manager – APAC, ICANN
📝簡介:本課程將介紹 ICANN及其在域名系統中的角色。ICANN的使命是確保網路的穩定性、安全性和統一運作,主責協調域名系統,包括通用頂級域名(gTLD)的管理。ICANN內有多個支援組織及諮詢委員會,代表不同利害關係團體討論並制定政策建議,由董事會審核後執行。ICANN鼓勵大眾透過不同管道參與,以確保政策能夠兼顧所有使用者的需求。
👤講者:呂愛琴─ICANN ccNSO councilor
📝簡介:本課程將介紹ccNSO的功能和運作。作為ICANN的重要支援組織,ccNSO負責制定並討論與國碼頂級域名(ccTLD)相關的政策。目前ccNSO擁有177個會員,其中55個來自亞洲。組織架構包括理事會、工作組、委員會和秘書處。理事會由來自五大區域的15位委員和3位 ICANN 任命的成員組成,負責審核政策建議;工作小組和委員會主責研究ccTLD政策;秘書處則提供行政支援。ccNSO的主要功能包括:促進ccTLD社群交流經驗、參與ICANN決策,並確保DNS的安全穩定。ccNSO與其他 ICANN支援組織(如GNSO、ASO等)及區域組織(如 APTLD、CENTR)密切合作,共同推動網路治理。目前,ccNSO的重點議題涵蓋UA、DNS濫用等議題。
👤講者:黃勝雄─NII產業發展協進會 董事長
📝簡介:ASO主要負責訂定全球IP位置政策,並遴選ICANN董事和提名委員會委員。ASO下設有地址委員會(ASO AC),由五大洲的區域網路註冊管理機構(RIR)派員組成,目前共有15名委員。ASO AC須依循公開透明的政策制定程序,並與RIR充分協調,方能訂定全球網路政策。近期,ASO正著手修訂認可新RIR及因應現有RIR運作中斷的規範(ICP-2),以增強網路治理韌性。此外,ASO今(2024)年將遴選ICANN第九席董事以接替任期將屆滿的非洲地區代表。
👤講者:林方傑─中華電信網路技術分公司 股長
📝簡介:本課程將詳細介紹DNS的運作機制、參與角色、面臨的安全風險及相應對策。DNS是網際網路的關鍵基礎設施,負責將人類易讀的域名解析為IP位址。整個解析過程涉及多個角色,包括用戶端、遞迴DNS服務器和權威DNS伺服器,它們互相配合完成查詢。然而,DNS也面臨諸多安全風險,如DDoS攻擊、DNS紀錄被竄改、隱私洩露等,須透過加密傳輸(DoT/DoH)、數位簽章(DNSSEC)、加強系統安全等多重防禦手段來因應。此外,講者也介紹了常見的DNS紀錄類型及其用途,以及nslookup、WHOIS等DNS查測工具的使用方式。
👤講者:黃勝雄─NII產業發展協進會 董事長
📝簡介:本課程深入探討網路犯罪、DNS濫用以及網路管轄權等相關議題。首先闡述了DNS的架構和運作機制,指出在DNS運作過程中存在多個潛在的安全風險和弱點,例如DDoS攻擊、DNS紀錄遭竄改、隱私洩露等。接著分析數個實際網路犯罪案例,說明了跨境取證的困難,以及現有解決方案如司法互助、布達佩斯公約等的缺陷。課程中也介紹了TWNIC的DNS RPZ機制,作為臺灣面對網路犯罪所推出的創新公私協力自律模式。最後講者建議透過擴大國際中介者參與、實現司法數位流線化等精進作為,期能更有效應對日益猖獗的網路犯罪行為。
👤講者:Edmon Chung─DotAsia 行政總裁
📝簡介:本課程將探討國際化域名的重要性。Edmon 首先闡述國際化域名技術已經達到成熟階段,不同語種的頂級域名亦已陸續推出。然而,中文域名的普及仍面臨著繁簡體統一、多語種整合,以及系統軟體接受度低等挑戰。Edmon強調推動中文域名的重要性,不僅關乎語言正義,更有助於網路安全及數位共融。最後呼籲政府、用戶及技術社群共同努力,促進國際化域名的全面應用,打造真正多元的網際網路環境。
👤講者:陳曼茹 經理/NII產業發展協進會
📝簡介:GNSO負責制定通用頂級域名(gTLD)政策。理事會分為合約方院(CPH)和非合約方院(NCPH),分別包含註冊管理機構團體(RySG)、受理註冊機構(RrSG)、商業團體(CSG)和非商業團體(NCSG)。政策發展流程(PDP)包括發現議題、界定議題範圍、啟動PDP、成立工作小組、研議結案報告和董事會表決。目前進行中的工作有IDN加速政策發展流程(EPDP)、域名轉移政策審核PDP及申請人支援指導流程(GGP)。已進入實施階段的有國際政府組織特殊權利保護機制、新gTLD未來政策及gTLD註冊資料臨時條款第一階段。